再见了,老伙计
2015 年 2 月,我在杭州购买了一辆小汽车:来自东风标致品牌下的 308。这辆小汽车风风雨雨的陪伴了我 8 年,今天我不得不跟它说再见了。
2015 年 2 月,我在杭州购买了一辆小汽车:来自东风标致品牌下的 308。这辆小汽车风风雨雨的陪伴了我 8 年,今天我不得不跟它说再见了。
前年年底一时兴起,我开始尝试 React。从《手动搭建基于 Webpack 的 React 项目开发环境》这篇文章起,我逐渐把手头的个人项目都迁移到了 React。一年多过去了,我决定回到 Vue。
使用 Laravel 框架的数据库模型类,通常需要三个必备的字段:id, created_at 和 updated_at。没有这三个字段,在使用数据表模型创建或更新数据时会因为缺少这几个字段而执行失败。本文简单的总结一下如何根据情况不使用这个两个时间字段。
在墨竹工卡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开始前往本次旅行的最后目的地:拉萨。去这里只有一个目标:瞅一眼布达拉宫,然后就开始返程之旅。
上一篇回顾中,我的 318 之旅已经到了怒江峡谷,很不幸遇上了堵车,从早上一直堵到下午,一动也不动。本来我一直待在右侧车道安安心心的排队,但发现越来越多的小车开始借对向车道往前去了,被堵了大半天的我再也按耐不住,瞅准机会跟了上去。
继续回顾我的 318 自驾之旅,前面一篇说到在雅安跟浙江的两位自驾车友组队后,我就又进入了一路狂飙的模式。一天半时间从雅安直接跑到了巴塘。因为高反的原因,我掉队了,所以开始了一个人的行程。
我的 318 自驾之旅这个月 2 号出发,17 号平安回到家里,算是划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说不圆满,是因为这跟预期的目标有很多差距。虽然有遗憾,但终归是到了拉萨,也亲自看了眼布达拉宫,算是给了自己一个结果。重要的是平安回到了家,所以姑且算是一次成功的自驾之旅。
我的自驾旅行经过短短几天的筹备,于 2 号正式启程。在湖北省长阳县境内踏上 318,一路向西,目前已经到达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境内,路程大概在六百多公里。三天时间说体验虽然言之尚早,但的确还是有些我个人觉得值得分享的想法。
快递应该明天就能到了,所以今天还要继续水一篇。要说的是我准备如何记录并分享此次自驾之旅。这其中主要是我对一些拍摄设备的想法和选择。
快递依然还在路上,继续分享手头正在忙活的事情。在「我的自驾旅行装备-思路篇」中,我提到自己觉得比较理想的用电方式是行车发电,所以这两天我也一直在了解和学习这个解决方案。
昨天说我准备踏上自驾旅行之路。因为无意之中办好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且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只得匆忙准备,下单了一些自己觉得需要的物品。目前还在等快递,反正这几天一直在想这方面的事情,索性就来分享一下我在这方面的想法。
在家待了 2 年半,各种目标未达成的挫败感,让自己越发的懒散和消极。这是一个不太好的状况,所以我准备离开老家,换个环境激发一下自己做事的热情。从去年年底开始,我有了出去自驾旅行的想法。而今年,我准备将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
React 推出 Hooks 函数式组件后,我开始从 Vue 转向 React。随着业务功能的深入,React Hooks 一些顾此失彼的问题开始让我用得越来越不踏实。在继续将就着用还是换回 Vue 这两个选择之间,我想尝试一下有没有其它更满意的选择,所以我开始试水 SolidJS。
从接触 Linux 服务器开始,就一直在和 SSH 打交道。没办法,这是远程登录并操作 Linux 服务器最方便的途径。由于我喜欢在终端环境下使用 ssh 命令来操作,为了有更舒服的使用体验,通常我都会对 SSH 做一些配置。
个人网站能投入的资源很有限,而作为一个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花的个人站长,自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处可以减省的费用开支。比如今天要说的就是如何避免掉一项额外的流量消耗。
Fabric 是一个 Python 工具库,它基于 SSH(Secure Shell) 协议,可以用来在线上服务器上执行一些 Shell 命令。但同时它也提供了 fab 命令,所以也可以拿来作为一个服务端项目部署工具。
前几天写了篇文章,分享了我对「信息茧房」的看法。今天这篇想法应该算是它的番外篇,主题是「信息爆炸」。
2021 年 10 月份,苹果发布了 M1 Pro 芯片版本的 MacBook Pro。全新的外观,更强的性能,更多的接口;而且我刚好也有换一台 MBP 的想法,所以怎么看应该都会在当时下单买一台。不过我忍住了,就因为那个屏幕顶部的刘海。
2020 年初,我又有了折腾点个人项目的想法。作为一个 Web 程序员,想要折腾项目必定离不开一台服务器。所以我翻出多年没用的阿里云账号,购买了一台 ECS 云服务器。为了让折腾的项目存活时间能长一些,我一次性购买了 3 年。如今这台服务器已经到了该续费的时候。
ftp 是 File Transfer Program 的缩写,即文件传输程序。在 Linux 服务器上用来传输文件。本地和服务器之间,或是不同服务器之间都可以。
对于「信息茧房」这个名词,现在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不论是看文章,还是刷视频,时不时就会碰到介绍它的内容。今天难得想写点东西,就分享点自己对「信息茧房」的看法。不一定对,仅作交流。
ping 命令用来向网络主机发送 ICMP 回显请求,不仅是 Linux 系统中有这个命令,在 Windows 中也有同名的命令。常用来判断本机或目标主机的网络状况。
在终端环境,使用 ls 或是 cd 这类命令很难直观的体现一个目录中的文件结构和层次,tree 命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能以结构化的树形方式递归展示目录的深度和层级。除了能在终端直接展现目录树形图,它还能把结构数据以 HTML 或是 JSON 格式导出,这给命令的使用场景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free 命令在 Linux 系统中是一个方便的内存大小浏览工具。它会显示系统中已用和未用的物理内存,包括交换内存,共享内存以及内核使用的缓冲区的合计大小。命令输出的数据简洁适用,非常直观,是日常跟踪 Linux 系统运行状况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