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周的气温直接飙到了三十度,这入夏般的感觉让我开始收起了爬山的念头。到了周末,温度又降到了十度以下。好吧,看来在真正的夏天到来前,还能再冲一把,于是我决定去完成还未走过的「三界标毅线」。
三界标毅线离杭州市区不远,因线路贯穿杭州西湖区,余杭区和富阳区三地而得名。乘坐三号地铁线到终点站「石马」,然后往西走两公里左右到西溪源村的大毛坞,就可以开始爬山。
三界标毅线路线图
交通还算方便,但我一直没走的原因是没找到同伴。以我了解的信息来评估,一个人走这条线还是要点胆量。和之前走过的西湖标毅线来对比,长度相差不大,但难度要略高一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 上下山的路颇为陡峭。
- 线路主要为野路。
- 人烟稀少。
人烟稀少的险峻野路并不可怕,只要视野开阔,我反倒觉得是种享受。但三界标毅线的野路大多是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带来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
周六给自己做了些心理建设,鼓足了勇气决定周日独自去完成这条线路。
周日一大早起来做了个早餐,吃完收拾好都已经八点多。乘坐地铁 3 号线在「石马」站下车,一路走到登山入口时,都已经快 10 点。从这个出发时间就可以看出,我内心还是有些不太情愿的。好在现在天黑的晚了些,只要下午 6 点前能走完就问题不大。
三界标毅线的起点是午潮山,来这里爬山的人多少还是有一些,所以这一段路还比较热闹,不时还能碰到带着小孩来爬山的家长。三月还未过,沿途已经能看到一丛丛在树林间随风招展的映山红,给这单调的登顶之路点缀了些不一样的色彩。
午潮山的前半段还算缓和,越往上,路也变的越陡峭起来,快要登顶的一段路必须手脚并用才能上得去。这段时间我尝试练习深蹲,感觉对爬山还是有点帮助,爬这些山路好像比之前轻松了一些。
等到了山顶,站在山顶的大石头上极目远眺,刚才上山时的疲惫一扫而光。可惜今天是个阴天,要是有蓝天白云相衬,一定会更加好看。
在午潮山顶休息了会儿,开始从另外一边下山,路上能碰到的人也开始少了起来。离路边越来越近的灌木丛,地上堆积的厚厚的落叶,都让我的肾上腺素不断飙升,脑袋里压制不住的冒出各种野生动物突然冒出的念头。如果不是离起点已经有了些距离,我可能会选择折返,好在路边不时冒出的杜鹃花可以稍稍安抚一下我紧张的心情。
从午潮山下来,会经过富阳城区的边缘,这里有很多超市和小吃店可以补给水和食物,刚刚在午潮山下背了四瓶水爬山完全是没必要。
接下来两公里左右基本都是在大马路上走。途中碰到一个小哥问我是不是在走三界标毅线,我刚买的肉包子塞在嘴里说不出话,只能冲着他微笑点头。
穿过这段城市道路后,开始爬板照山。相比午潮山,这段路更加原始和无趣。几乎一直都是在树林间穿行。
途中碰到一棵很奇特的树,树根处不知何缘故竟长成了一个小水池,看起来颇为有趣。
在这片静谧的树林中不知穿梭了多久,终于攀上了一处崖壁,在这里冒出头来,稍稍歇息透透气。
歇完起身,继续钻树林直到下山。从板照山下来后,开始沿着云栖村走一段公路,长度有六公里左右。这样来看,三界标毅线的长度水分还是有点大。
刚爬完两座山,这段平路走的极为舒适,以至于我忘了看轨迹,错过了看闲林水库这段路。不想走回头路,只能等下次来弥补了。
沿着轨迹走完公路,开始爬三界标毅线的最后一座山:万丈山。这山名虽豪气,其实并不高,也就三百多米的海拔。穿过一个小村落右拐开始上山,入口处阴森可怕。
刚开始爬的一段路阴暗的像是天快黑了,还散布着几座坟冢,穿行其间让人脊背发寒,让我想起了恐怖片里的场景。这山我不想再爬第二次,跟刚走完的板照山一样,要在遮天蔽日的密林里穿梭。直到快下山时,一处茶园才让眼前变的明亮起来。
三界标毅线是一条环线,从万丈山下来后就回到了早上出发的西溪源村。回到起点后看了看时间,用了差不多七个多小时,这成绩没法跟刷速度的大神比,不过总归是完成了一件心之所念的事情,还是有些许成就感。
回头来看,整条线路主要是翻三座山,这三座山最精华部分当属午潮山,其他两座山爬的实属乏味。和西湖标毅线相比,三界标毅线野路部分会更有难度,但其中的两段漫长的公路线路又拉平了分值,所以我觉得这两条线路算是各有特色,不分伯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