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拙于码字了。十一带着女儿回了趟老家,假期结束后一直想写点什么,可每次坐在电脑前,面对着空白的屏幕,绞尽脑汁半个小时也想不出个开头,只得长叹一声安慰自己明天再说。翻看了下去年写的数量,再对比下今年,勤能补拙还是有道理的。
今年十一原本计划跟去年一样,带女儿去几个陌生的地方旅行,女儿却表示想回老家看看,难得她有如此念头,于是改成了回老家的行程。不过我也知道她在老家待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无聊,就沿着回老家的方向选了两个地方先逛逛,一个是襄阳,一个是神农架,然后再回老家待一天,这样既顺路,时间上也不会太赶。
事实上,计划总是会赶不上变化。
高速公路
跟以往一样,还是选择的租车自驾出行,节假日的高速路况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对此我是有经验的,之前都是提前一天请假出发,半夜通常就能抵达武汉附近,但今年失算了。
中午从杭州上高速就开始堵,直到天黑还没走出浙江;然后又是一整晚的时间,直到天亮,也没能出安徽。一路上就类似于顺畅状态走十多公里,然后接着拥堵几公里的状态。开车多年,今年这种在没有恶劣天气影响下的节日路况算是头次遇见。
在这种拥堵的高速路上开车一点都不轻松。性子急的司机在本就不通畅的车流中见缝插针,让人不得不踩下刹车让他先走;胆大的司机直接拐入应急车道,但你要时刻提防他冷不丁的车头一歪,又插入队伍中来;悠哉悠哉的司机更是令人着急,前面的车已经离他老远了,他还和旁边的车并行着,任后面的车闪灯鸣笛,也不错开分毫;还有些胆小的司机,一接近旁边的大货车,油门就松了,后面长长的队伍只能干着急,胆大的会抵近大货车尾部,然后强行变道超车,这无疑让本就复杂的路况更加危险。
累了想去服务区也不容易。都是一路堵过来的,也都想进服务区休息一下,一些服务区进去的车都排队到了高速路边。看到这情况,也只能硬撑着往下一个服务区赶。
第二天进入湖北后,路通畅了不少,中午左右我才赶到武汉。
在武汉接上女儿已经是下午,她看起来和去年没多大变化,貌似长高了一点,依然还是那副瘦瘦的模样。一见面她递给我一杯自己做的冰淇淋,我没看出来那是冰淇淋,蛋筒里像是装着一小杯牛奶在荡漾。接过来一饮而尽,味道太甜了。
襄阳
襄阳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武侠圣地,大概就类似于现在年轻人心目中的迪斯尼。一看到这个地名,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金庸笔下那些曾在此奋勇抵御外敌的英雄人物。
原本计划在此待上一天好好体验一下,没想到天气不佳。天黑时分接近襄阳地界时,就开始下起了小雨,然后越下越大,雨刮器上下摆个不停都擦不清晰眼前的视线。下高速进入襄阳市区,周围的景色和我见过的其他城市没有太大区别。
我想这雨应该下不到第二天。休息一晚后起床,淅淅沥沥的雨仍然看不出有停下来的意思。

按计划冒着雨先去了唐城,一个为拍摄电影《妖猫传》而修建的景区。面积不是很大,一个钟头应该可以逛完。设计也算完整,有湖泊,有山水;有市集,有宫殿;有堆砌而成的假山,还有掩映在山中的寺庙,总体还是有点看头。感觉应该有古装实景表演,可惜碰上下雨天无缘欣赏到。

临时给女儿买了雨衣和鞋套。她很好动,走不了两步就要抬着手显摆一段舞蹈动作,还没逛完,鞋套已被她磨出了洞,然后鞋子开始渗水。这样子也没法再逛,直接去下一站襄阳古城。
我不确定襄阳古城是不是属于市中心,开车进入古城区域后,商店林立,车水马龙,看起来像是市中心。绕了好几条路都不好停车,然后跟着一辆车拐进一条小巷子,路边刚好还有个停车位。

停好车往前没走几步就是北街,街的尽头看起来有座城楼,两旁都是商铺,跟其他城市里的商业步行街没什么两样。给女儿买了双防水的运动鞋,然后顺便吃了个午饭。雨还在下,这糟糕的天气让我没了继续逛的心情,问了下女儿也是如此,于是上车离开了襄阳。
没有找到郭靖和黄蓉的踪迹,甚至都没来得及品尝到正宗的襄阳牛肉面,颇为遗憾。
神农架
神农架离老家很近,直线距离大约五六十公里。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说起这名字,来这里是第一次。
在我的印象中,神农架是一个高海拔的避暑胜地,有金丝猴,还有野人,冬天可以滑雪。沿途没看到金丝猴和野人,但高海拔是体会到了。

从襄阳到神农架,大半是高速,剩下一小半是山路,走山路花的时间比高速时间长。沿路上山都是之字形的发夹弯,速度快不起来。后面爬升到两千多海拔被云雾包裹的山顶后,视线变差,更是只能减速慢行。其中有一段路天黑加上浓雾,基本只能靠着前面路中间几米范围内的标识线辨识行进方向,等赶到目的地木鱼镇时,已经快晚上八点左右。
木鱼镇处在两山之间的山坳中,一条溪流沿着狭长的小镇川流而过。刚下过雨,溪水犹如脱缰野马般奔腾不息,这情形让我想起了之前走 318 时路过的康定。时间已经不早,街道上还有很多人正在清理两旁的泥浆,看起来刚刚下的雨还不小。其实现在也没停,只是不打伞也不影响的程度,第二天准备去神农顶看看,希望会是个好天气。
隔天早上起床,窗外还是在下雨。
从木鱼镇去神农顶景区有三十多公里的盘山路,途中会经过景区大门,建的像个收费站,验票后可以直接开车进入,来这里选择自驾显然是最合适的方式。

由于没做攻略,沿途好几个景点我都没考虑,直冲神农顶。到了山顶一处观景台停下车跟人打听这里已经是神农顶后,决定不往前走了。

山顶的风很大,裹挟着浓雾和细雨在山脊上呼啸而过,女儿穿着雨衣还好,我举的伞一不小心就被吹翻成碗的形状。往前没走多远外套就已经开始淌水,打伞其实也就挡挡风。

雾太大,远处啥也看不清。往山顶走没多远是一个哨所,看着也没有再往前走的路了,原路又返回了车里。这天气,还是早点回老家待着更舒服。
匆匆一瞥,我和女儿的神龙架之行就此结束。
老家
神农架到老家是盘山加沿江路,需要 2 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想起刚刚还在山顶穿着两件衣服瑟瑟发抖,现在剩件短袖也十分舒服,感觉像是瞬间穿越了两个季节。
村里的路去年开始拓宽,今年开始水泥硬化,目前正在封闭施工,只能从江对面坐船回去。母亲刚好过江来参加一个宴席,等着我们一同回去。
女儿又坐上了她喜爱的「小火车」,不用走路,一会儿就到了离家不远的公路边。新硬化的公路宽阔整洁,老家最近两年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

母亲一回到家就开始张罗着做饭,我在旁边打下手,顺便学学艺。听说这是她从抖音学到的一道菜,手指厚的肉先煎好,然后跟梅干菜一起炒。闻着挺香,只是这么油腻的菜不做体力活儿也不吃不了。

我开始专注于旁边柴火灶里的小土豆,这道菜考验火候和耐心,女儿爱吃,我得小心掌控。

一边做饭,一边跟母亲聊些家长里短。
今年她们比往年更忙,主要是接了二伯家里的橙子树,这件事我是知道的。二伯自从几年前突发中风,就无力再顾及他家的橙子树,去年想委托给父亲。考虑到父亲也年事已高,身体为重,我知晓此事后极力反对。父母一开始表示不会接,结果几个月后终究还是把这件事揽了过来。

二伯家的橙子树常年花钱请人处理,总归是不如自己做的认真,很多树外表看着正常,里面早已经被虫蛀空,这些树都必须换苗。父母今年除了那些双倍的正常农活,就在忙着移植自家好的树苗到二伯的果园。刨坑挖树很费时,两个人一年下来也换不了多少棵。我对此过于认真的做法不太理解,毕竟不是自己家的地,付出再多等到要收回去也是一句话的事。
我说还是花钱请人来做,母亲嘴上答应,但我知道她们最终还是会自己起早摸黑的忙,一是她们舍不得花这个钱,二是不放心。
之前每年父母还有时间养头猪,今年家里的猪圈一直空置着。我想今年也许应该要停止在网上卖自家橙子,本身卖的也不多,但采摘选果,打包发货还是很花时间。

几天假,就数在家里待的这一天半最舒服。没有下雨,不冷不热,吃的好,睡得好,还不花钱。
尾声
早餐是头天晚上母亲现包的饺子,她知道女儿从小就爱吃这个。母亲包的饺子个头大,我吃七个就饱了,女儿吃了十二个。
黄色果皮的是爱媛,我觉得没有青皮的果冻橙好吃
父亲用大米口袋装了一袋果冻橙,虽然皮还是青的,味道已经不错。母亲用一个空油壶装了满满一壶鸡蛋,还收拾了几袋自家做的「预制菜」:一小块腊肉,一包榨辣椒,一包臭豆豉。之前我都不带,今年开始自己做饭,也不再拒绝。

提前返程的原因,路上不太堵。天还没黑就到了武汉,连夜开车,路上还休息了几个小时,隔天清晨就抵达杭州。下次回家要等过年了,至于女儿,也许是明年十一,或许要等后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