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xworld

Vim 编辑器入门配置指南

Vim 编辑器入门配置指南

Vim 是一个高效的通用文本编辑器,在未进行任何配置的默认状态下并不太好用。本文总结了 Vim 的配置流程,教你如何使用 Vim 的基础配置来丰富其编辑能力,并通过插件配置来丰富 Vim 的功能。

友情提示:本文只涉及 Vim 的配置流程,开始之前,请确保你已经在自己电脑上安装好了 Vim,并能正常启动和使用。

配置文件位置

在开始配置 Vim 之前,需要先确定 Vim 配置文件的位置。如果是在终端命令环境使用 Vim,可以通过 vim --version 命令来了解相关信息。如果不习惯使用命令窗口,也可以在打开 Vim 程序后,以 :version 的方式执行类似的命令。命令执行后会输出一大堆模块信息,往下翻,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如下:

Vim version command output

我们主要关注这部分内容:

   system vimrc file: "/etc/vimrc"
     user vimrc file: "$HOME/.vimrc"
 2nd user vimrc file: "~/.vim/vimrc"
  system gvimrc file: "/etc/gvimrc"
    user gvimrc file: "$HOME/.gvimrc"
2nd user gvimrc file: "~/.vim/gvimrc"

这其中 gvimrc file 是针对 Gvim 的配置文件,这是 Vim 的窗口版,它默认会优先使用 vimrc file 配置文件,所以可以先不用考虑 gvimrc file 部分的内容。这样就可以确定下面三个 Vim 的配置文件位置:

  • /etc/vimrc 是系统级别的 Vim 配置文件,如果放在这里,只要配置一次,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
  • $HOME/.vimrc 是用户级别的 Vim 配置文件,只针对当前用户有效。
  • ~/.vim/vimrc 同样也属于当前用户的配置文件。

那么这三个位置该如何选择?

如果是服务器环境,我建议选择系统级别的 Vim 配置文件地址,这样在管理服务器需要切换到不同用户来编辑文件时,能确保使用的是同样的 Vim 配置。如果是个人使用电脑环境,选择用户级别的 Vim 配置地址就可以了。

关于最后两个用户级别的配置文件地址,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意选择。我目前使用的是 $HOME/.vimrc

对于使用 Linux 或是 macOS 系统的朋友,以上地址就在当前用户的主目录。对于使用 Windows 的朋友,这个位置是 C:\Users\用户名 类似的地址。需要注意的是 Windows 上不能创建以点开头的文件,替代的是以下划线 _ 符号开头,所以它的完整地址可能是这种格式:C:\Users\用户名\_vimrc

Vim 基础操作

在了解了 Vim 的配置文件地址后,接下来应该是开始编辑器的基础配置。不过考虑到可能有些刚接触 Vim 的新人朋友还不了解如何操作 Vim,所以先来介绍几个简单的基础操作。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如何用 Vim 打开,编辑并保存文件,或者是准备先用其他熟悉的编辑工具来配置 Vim,那可以跳过这一段落,直接翻到基础配置部分开始。

Vim 打开文件

在终端环境,直接通过 vim 命令打开文件:

vim $HOME/.vimrc

如果使用的是 Gvim,可以通过「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功能来选择操作。

Gvim open file

Vim 编辑文件

Vim 默认状态下无法编辑内容,编辑前需要先进入 INSERT 插入模式。方法是按 a 键或是 i 键。然后 Vim 的底部左侧会出现 INSERT 字符提示。

Vim insert mode

这时就可以开始像使用其他普通编辑器一样进行内容编辑了。

Vim 保存文件

完成编辑后需要保存内容时,需要先返回 Vim 的 NORMAL 普通模式。按 esc 键即可,然后依次按 :w,在编辑窗口的底部左侧会出现刚按的字符。

Vim save command

此时按回车键就可以完成文件保存了。如果使用的是 Gvim,也可以通过点击「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基础配置

默认状态下未经任何配置的 Vim 用起来和 Windows 下的记事本差不多。以 Gvim 为例,没有任何配置的时候,它的界面是这样的:

Gvim default ui

以写代码的场景来说,行号是必不可少的,先配置一个显示行号的功能试试。还记得上面说的 Vim 配置文件位置吗,没有就先创建一个。然后打开 Vim 配置文件,在文件中输入第一行配置代码:

set number    " 显示行号

注意上面配置代码的格式,前面的 set number 是 Vim 配置命令。后面以 " 字符开始的为注释符号,表示后面的内容为自定义的说明文字。注释符号和后面的说明内容不是必须的,但为了方便以后维护自己的 Vim 配置文件,建议保留和使用。

重新打开 Vim,然后随便输入点内容。

Gvim set number

可以看到每行前面都有了一个数字,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知道当前内容的行信息了。

Vim 的配置过程就这么简单。我整理了一份表格,里面包含了大部分常用的 Vim 配置项。

配置命令 配置说明
set shortmess=atI 不显示启动提示信息。
set autochdir 自动定位当前目录。
set encoding=utf-8 使用 UTF-8 编码。
set langmenu=zh_CN.utf-8 菜单使用中文 UTF-8 编码。
set laststatus=2 状态栏显示为两行。
set tabstop=4 设置制表符长度。
set softtabstop=4 设置制表符转换长度。
set shiftwidth=4 设置自动缩进长度。
set expandtab 使用空格替代制表符。
set smarttab 使用智能制表符。
set autoindent 使用自动缩进。
set smartindent 使用智能缩进。
set number 显示行号。
set relativenumber 使用相对行号。
set ruler 显示位置指示器。
set ignorecase 检索时忽略大小写。
set hls 搜索时高亮显示匹配项。
set incsearch 实时搜索。
set nobackup 不生成备份文件。
set noswapfile 不使用交互文件。
set undofile 保留撤销历史。
set cursorline 突出显示光标所在行。
set nocompatible 使用不与 Vi 模式兼容的配置命令。
set t_Co=256 启用 256 色。
set textwidth=80 设置一行内容的宽度。
set wrap 启用自动换行。
set showmatch 高亮显示匹配的括号。
set spell spelllang=en_us 设置拼写检查。
set history=1000 设置记录历史操作的容量。
set foldlevelstart=99 设置折叠功能支持的层级。
set foldmethod=indent 设置折叠方式为缩进。
syntax on 启用语法高亮,开启后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显示内容。

以上 Vim 配置项都可以直接复制到配置文件中,然后重新打开 Vim,验证一下效果。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保留哪些配置。

添加和管理插件

Vim 默认的配置虽然已经足够丰富,但只有插件才能让 Vim 的易用性更上一层楼。接下来,我以目录管理工具 NERD tree 为例,看看如何使用第三方插件把 Vim 配置的更加完善。

首先我们需要到 Vim 的官网去搜索并下载插件,NERD tree 在 Vim 官网的下载地址如下:

打开上面地址后,往下翻,可以看到最新版本的下载地址。

NERD tree

点击 NERD_tree.zip 开始下载,完成后把文件解压到 $HOME/.vim 目录下。然后重新打开 Vim,输入 :NERDTreeToggle 命令,会在 Vim 编辑窗口的左侧打开一个文件浏览窗口。

Vim with NERD tree

出现这个界面就意味着 NERD tree 插件安装成功,可以在 Vim 中方便的浏览并选择要编辑的文件了。不过每次都要这么输入命令来打开它好像有点不太方便,让我们给它定义一个快捷键。在 Vim 配置文件中添加下面这行代码:

map <c-o> :NERDTreeToggle<cr>     " 定义 NERD tree 打开的快捷键

然后重新打开一下 Vim,按 Ctrl + o 快捷键,文件浏览窗口就出现了,再按一下是关闭。是不是方便了许多?

后记

配置 Vim 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从 Github 这类源码托管网站上复制他人的 vimrc 文件。不可否认这是条捷径。不过以打造顺手工具的目的出发,我更建议自己一行一行的来配置。这样所有的配置代码你都能了然于心,而且也一定是最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